波形護欄作為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要防護設施,其質量直接關系到車輛碰撞時的緩沖防護效果,檢測需覆蓋生產、安裝全流程,核心項目圍繞外觀、尺寸、力學、防腐及安裝五大維度展開,確保符合道路安全使用要求。
首先是外觀質量檢測,重點排查表面缺陷與工藝瑕疵。檢測時需觀察護欄板、立柱、防阻塊等構件表面,不得存在裂紋、分層、氣泡等損傷,且表面平整度需達標 —— 護欄板每米長度內的波浪形翹曲偏差應≤3mm,避免因表面不平整影響安裝貼合度與碰撞受力均勻性;同時,構件邊緣需無尖銳毛刺,切口處需平滑過渡(毛刺高度≤0.5mm),防止安裝時劃傷施工人員或使用中磨損車輛;對于拼接部位,需檢查焊縫外觀,焊縫應飽滿、無焊瘤、咬邊等缺陷,焊渣需清理干凈,確保拼接強度與外觀一致性。
其次是尺寸精度檢測,保障構件適配性與安裝準確性。護欄板的幾何尺寸需逐一核對,如常用的兩波護欄板寬度偏差應控制在 ±2mm,厚度偏差≤±0.15mm(針對 4mm 厚護欄板),長度偏差≤±5mm,確保與立柱、防阻塊的連接孔位精準對齊;立柱的直徑(或邊長)偏差需符合設計要求(如 Φ114mm 立柱直徑偏差≤±0.5mm),長度偏差≤±10mm,且立柱頂部平整度偏差≤1mm,避免安裝后護欄整體傾斜;連接螺栓的尺寸(如螺栓直徑、長度、螺紋精度)需符合標準,螺紋不得有斷牙、滑絲現象,確保安裝時能有效緊固,防止松動脫落。
再者是力學性能檢測,驗證護欄抗碰撞能力。核心檢測項目包括護欄板的抗拉強度(需≥345MPa,針對 Q235 材質)、屈服強度(≥235MPa)及伸長率(≥22%),通過拉伸試驗測定材料韌性與承載能力,避免碰撞時護欄板斷裂失效;立柱需進行抗壓強度與彎曲試驗,在規定荷載下(如 10kN 軸向壓力)不得出現塑性變形,彎曲試驗時撓度需符合設計標準,確保能承受車輛撞擊力并引導車輛方向;防阻塊作為緩沖構件,需進行沖擊試驗,在模擬碰撞力作用下不得碎裂,保障緩沖效果。
然后是防腐性能檢測,延長護欄使用壽命。波形護欄多采用熱浸鍍鋅或噴塑防腐處理,熱浸鍍鋅層需檢測厚度(護欄板鍍鋅層平均厚度≥85μm,立柱≥110μm),通過鋅層測厚儀在構件不同部位(如板面、邊緣、孔位)多點測量,確保鍍鋅層均勻覆蓋;同時需進行鹽霧試驗,將構件置于中性鹽霧環境中(5% 氯化鈉溶液,溫度 35℃),持續測試 480 小時后,表面不得出現紅銹,僅允許輕微白銹,驗證抗腐蝕能力;噴塑護欄則需檢測涂層附著力(劃格法測試附著力≥5MPa)與耐沖擊性(500g 重錘從 50cm 高度落下,涂層無剝落),確保涂層在戶外環境中不易脫落。
最后是安裝質量檢測,確保整體防護功能達標。檢測護欄安裝高度(如路側護欄頂面距路面高度應為 60cm±5cm)、立柱間距(通常為 4m 或 2m,偏差≤±10cm),避免因高度或間距不當影響防護效果;檢查護欄線形,直線段應平直(每 100m 偏差≤5cm),曲線段應與道路線形一致,無明顯折線;同時需測試護欄與基礎的連接牢固性,采用扭矩扳手檢查螺栓緊固扭矩(如 M16 螺栓扭矩需達 40-60N・m),確保無松動,防止車輛撞擊時護欄整體移位。